一、专业概述
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到来,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现代生活质量不断提高,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,康复治疗行业逐渐兴起并迅速发展,康复治疗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作为一门专注于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、提高生活质量的学科,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以现代医学理论为基础,结合康复医学技术,致力于为各类功能障碍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。
1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旨在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全面发展,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,掌握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,具备康复评定、康复治疗、人际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,具有较强岗位胜任能力,能够从事物理治疗、作业治疗、言语治疗等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。
2、就业方向
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级医疗机构、康复中心、疗养院、社区医院、社会福利机构等,从事康复治疗、康复评定、康复管理等工作。同时,也可在医疗器械公司、体育健身机构等领域就业。
3、课程设置与教学资源
(1)核心课程
康复评定技术、物理因子治疗技术、运动治疗技术、作业治疗技术、言语治疗技术、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。
(2)岗位衔接课程
老年健康服务与管理、肌肉骨骼康复学、神经康复学、儿童康复、传统功法学等。
二、教学团队与师资力量
1、专业带头人
本专业在专业建设中采用“双带头人”模式,由学校师资和临床师资共同担任专业带头人,跨领域的合作能有效提升专业建设水平,促进学科发展,增强人才培养质量,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指导,为康复治疗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。
(1)赵胜挺主任(副主任医师),拥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,可将实际医疗场景中的问题和需求及时反馈到教学中,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,亦在人才培养、课程标准、实习实训等方面提供指导。
(2)刘芳院长(副教授),引领专业发展方向,在教学和科研领域有深厚积累,能够为专业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,深耕校院合作多年,为学院拓展实习基地,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。
2、双师型教师
本专业教师均来自有多年临床工作经验的康复治疗师,既具备理论教学能力,又具备实践指导能力的教师。
(1)教师部分获奖情况
《康复评定技术》主讲教师杨淑媛和《运动治疗技术》主讲教师王思云曾在第一届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实践技能(康复治疗类专业)比赛中荣获团体二等奖、实践技能二等奖和说课程二等奖、三等奖等奖励;刘芳、杨淑媛、梅秋菊、郭航如老师在2024年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荣获三等奖;杨淑媛老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荣获省级铜奖。
(2)学院专任教师实行企业实践轮训制度,教师定期到医疗机构挂职锻炼,培训和研修内容密切对接产业发展,并将实践经历或培训研修内容有机融入教育教学环节。
3、行业专家
学院聘请康复医学领域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,提供最新的行业知识和技能。
三、实践教学基地及设施
(1)校内实训室:实训室建设参照全国职业院校教学标准、高等职业院校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,目前校内共建设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相关实训室9间,其中包括医学基础综合实验实训室、康复综合实训室、康复运动实训室、社区模拟病房、基础医学实训室、幼儿卫生保育实训室、多媒体医学示教室、基础护理技术实训室等,与校外企业共建科学运动康复实践教学基地,能够满足学生一生一岗实践操作需求。
(2)校外实习基地:与十多家二甲以上的康复医院、康复中心、综合医院建立合作关系,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,充分对接岗位实训。
四、就业前景与职业发展
1、康复行业人才需求分析
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、慢性病患者增多,康复治疗需求持续增长。目前,我国每10万人口康复治疗师仅3.57人,远低于2025年目标的12人,与国际标准差距更大。据预测,未来康复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,2025年有望突破2200亿元,这将进一步推动对专业人才的需求。
2、毕业生就业去向与薪资待遇
(1)就业去向:毕业生可在各级医疗机构、康复中心、养老与福利机构、特殊学校、健康管理企业等单位从事康复治疗工作。
(2)薪资待遇:康复治疗师薪资水平因地区、经验、职称、取证特殊性等因素而异,一般起薪在4000-6000元/月,随着经验和职称提升,薪资水平也会相应提高。
五、“岗课赛证”综合育人机制构建
1、证书赋能
将康复治疗士、1+X证书考试内容融入日常教学,同步组织养老护理员、小儿推拿师、营养师、保健按摩师、老年人能力评估师、医养个案管理等职业技能等级认证,以更好地衔接就业岗位,为学生高质量就业打下坚实基础。
2、积极参加比赛
我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校赛实施“赛前动员-赛中规范-赛后总结”全流程管理,参赛选手在模拟病例操作中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展现临床判断、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。多位同学在校级技能赛中脱颖而出,在省级技能赛中表现优异。技能竞赛有效促进教学改革,学生通过真实场景演练提升实践能力,教师反哺教学优化理论与实践融合方式,形成“以赛促学、以赛促教”的良性循环。
3、培训提升
学院对于教师和学生定期组织相关培训活动,及时了解学生就业方向,建立学业导师制度,对学生提供多样化、个性化学生服务。
六、实训实习保障
1、现有合作医院能够完全满足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和实习需求,实习岗位100%专业对口。
2、学校设有就业指导中心和帮扶机制,为学生提供三年的就业指导,面向毕业生推送就业岗位招聘信息,合作医院的见习岗位优先面向我校医学生招聘,以帮助学生顺利就业。
七、升学
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在毕业后,可以通过多个途径升入本科院校,例如参加专升本考试,或者在省级职业规划大赛、技能大赛等获得省级二等奖以上即可以免试专升本。首届2021级康复治疗技术1班王云梅、杨舒娴等多位同学目前在滇西应用技术大学、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等本科院校继续完成学业,学校能够为有意向升学的学生提供专项培训和学习环境保证。